携程合并去哪儿 百度“坐拥”在线旅游七成份额发布时间:2015-10-28 来源:收集于网络
今年以来,互联网产业合并不断。在合并大潮影响下,行业集中度和成熟度在加强,在线旅游细分市场也不例外,这在业内人士看来是大势所趋。 “好吧,手机App又少了一个图标。”当携程与去哪儿网合并的消息传出以后,有网友如此评价。的确,在经历了优酷与土豆、滴滴与快的、大众点评与美团等一系列互联网公司的合并后,人们对携程与去哪儿网的联姻已经见怪不怪了,更何况在去年就曾传出两家公司合并的消息。 10月26日晚间,携程方面发布公告,称与去哪儿网合并。此次合并是与百度达成股权置换交易的方式进行。交易完成后,作为去哪儿网“金主”的百度拥有的携程普通股可代表约25%的携程总投票权,并成为携程的最大股东,而携程将拥有约45%的去哪儿网总投票权。这意味着携程在在线旅游(OTA)市场的近40%市场份额和去哪儿网的30%份额将一起站在百度的阵营。 受此消息影响,在美上市的3家公司股价早盘都有抢眼表现:百度走高6.52%,报167.88美元;携程股价走高28.71%,报95.68美元;去哪儿网股价走高13.13%,报44.71美元。 去哪儿网去年巨亏18亿 根据交易内容,百度将通过此交易完成前拥有的1.79亿股去哪儿网A类普通股和1145万股去哪儿网B类普通股,置换成1148.84万股携程增发的普通股。该项交易的股票置换比例为0.725:1。《每日经济新闻》记者注意到,从人事变动方面来看,包括携程董事会主席梁建章和联合总裁孙洁在内的4位携程高管将被任命为去哪儿网董事会董事;百度董事长李彦宏和副总裁叶卓东将被任命为携程董事会董事。虽然携程方面此次对外界披露称拥有约45%的去哪儿网总投票权,但没有公布具体拥有多少去哪儿网的股权。“我很高兴宣布该项交易的达成,这将会为我们的投资人创造新的价值。在线旅游行业快速发展又潜力无限,此项交易体现了百度在该领域继续深耕的决心。”李彦宏表示,“我们为去哪儿网的成就感到骄傲,并期待在未来与行业领先公司展开合作。” 在商业合作与发展方面,百度和携程还将在产品和服务领域开展商业合作。同时,百度将继续和去哪儿网现有的商业合作。在随后披露的携程与去哪儿网CEO内部信中,双方都表示,合并后各自独立、切磋并进。 另外,上述公布出的“联姻”方案与2014年的合并传闻中携程与去哪儿网将以1:2的比例换股合并的方案相差不远,此次最终达成的交易换股比例是0.725:1。“现在百度地位被动,去哪儿网去年巨亏18亿元,携程的主动性和议价能力应该会更强,在此次谈判上应该会处于更为有利的地位,所以不是以前传出的1:2换股版本。”劲旅咨询CEO魏长仁如是对记者分析。记者查询去哪儿网财报发现,去年四个季度去哪儿网的营业成本从7340亿元飙升至1.377亿元,烧钱越来越猛。 去年便有合并传闻 有旅游圈业内人士对《每日经济新闻》记者表示,其实两家公司的合并谈判早在半年前就已开始了,只是在“对于由谁来主导合并”方面双方有分歧,导致谈判迟迟未谈拢。而双方如今能达成合作,与百度的大力撮合密切相关,资本的意志起了重大作用。 从去年4月到今年5月,市场上一直流传双方要合并的消息。特别是今年5月8日,去哪儿网称收到了携程主动收购所有流通股的要约,但6月1日书面拒绝了该提议。上述人士向记者透露,合并之所以一直没能谈拢,主要是由于去哪儿网CEO庄辰超比较强势,导致没达成共识。 不过,在当前的资本寒冬之际,在百度这样的强势资方介入的情况下,在线旅游也不得不选择抱团取暖。去哪儿网与携程的合并,或将结束长达两年的价格战内耗。 当前,携程与去哪儿网在业务、模式上已经陷入完全同质化的竞争。根据腾讯科技统计,去哪儿网“一年烧钱27.6亿”的疯狂,也让百度招架不起。“在线旅游价格战造成的烧钱大战不可持续,资本寒冬的到来使得众多互联网企业抱团取暖;在线旅游流量成本居高不下,携程消耗巨大,傍上百度的大腿,可以减少成本消耗。”执惠旅游创始人刘照慧如此分析。 魏长仁也表示,“随着携程和去哪儿网的竞争进入胶着状态,去哪儿网仍然巨额亏损,携程也几乎不赚钱了,并且这种竞争相持的状态如双方都不松劲儿的话,将会持续很长时间,这肯定是双方股东和董事会不愿意看到的状态。” 那么,二者合并后会对在线旅游行业产生怎样的影响,未来这个领域还会打价格战吗?消费者得到的实惠是否会下降?合并是否涉嫌垄断? 对此,刘照慧分析称,上述合并可以让两家在机票酒店部分形成强势地位,加上艺龙酒店资源,基本形成对机票酒店市场的相对垄断,主要应对美团的酒店的崛起及在旅游领域的布局。而由于旅游产品的复杂性,反垄断调查会很难。 6人游创始人贾建强分析称,休闲旅游市场才是必争之地。随着差旅市场的成熟,下一个战场一定是大众休闲旅游消费市场。携程和去哪儿网在这部分的份额都还很低,需要尽快在这个市场里面寻找更大的增长机会。 百度成最大赢家 记者注意到,今年以来,互联网产业合并不断。在合并大潮影响下,行业集中度和成熟度在加强,在线旅游细分市场也不例外,这在业内人士看来是大势所趋,而细看这桩并购案,两家在这个时候进行合并,互补的空间已然不大,那百度为何还在此时推动两家合并?对此,业内称百度“或将成为其中最大赢家”。 记者注意到,随着美团、大众点评的合并,在O2O领域,腾讯、阿里已然联手对抗百度。百度自身的O2O平台战略受到强攻,如百度能借助去哪儿网实现与携程的合并,则百度有望打造一个巨无霸的旅游生活领域O2O平台。据易观智库分析,今年二季度,携程在在线旅游市场的份额达到38.65%,排在首位,而去哪儿网份额为30.01%,排在第二。 对此,贾建强表示,最近业内流行老大和老二合并,主要的原因是业务形态变化太快,如果一味停留在已有业务的价格战里面,就不能抽出精力来拓展和拼杀新业务。携程和去哪儿网的合并也是如此。考虑到美团和大众点评合并之后对旅游市场的快速侵入,从获取流量角度看美团有天然的优势,流量获取成本比携程去哪儿网要低很多。“百度在BAT中地位急剧下滑,O2O是最后一个翻身机会,百度看重旅游的市场机会,以49%换股24%的携程的股份的方式布局在线旅游,打翻身仗。”刘照慧分析称,百度O2O大战略200亿发力糯米,巨亏的去哪儿网与携程的消耗战局面需要改变,专注应对美团大众点评合并带来的O2O大战压力势在必行。 |
恰逢ICANN国际大会,.top域名知名终端盘点发布时间:2015-10-22 来源:收集于网络
.top域名自开放注册以来,以“顶级、高端”的寓意迅速打开了域名市场,深受企业及域名投资人欢迎,开放注册不到一年的时间里,.top域名注册总量已经破56万,随着大量新顶级域名涌入域名市场,域名市场一超多强状态已成为定局,.top正向着更高的目标前进。 应用是域名最好归宿,自开放注册以来,.top一直在走终端路线,坚持应用为王。.top注册局通过和各注册商合作,大力扶持终端应用,入驻.top的终端越来越多,终端的名气也是一个比一个响。 appleme.top——明星朱梓骁自主化妆品品牌 2015年,艺人朱梓骁正式跨界推出自己的全新护肤品品牌APPLEME,同时上线appleme.top。APPLEME通过与国内实力化妆品集团合作,整合国外顶尖科研团队,为用户带来不一样的护肤饕餮盛宴。 sweetcity.top——燕达集团的“幸福之城” 北京燕达集团地产房产新项目“首尔甜城”已经盛大开盘,其官网www.sweetcity.top同期上线。早在2014年12月25日,燕达集团特地为首尔甜城(sweetcity.top)冠名了高铁动车组,并命名为“首尔甜城号”,用于推广宣传首尔甜城(sweetcity.top)地产项目。 cnmaker.top——创客中国大赛官网 “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创客中国”大赛正是对这一理论的成功实践。“创客中国”大赛由工业和信息化部指导、工业和信息化部信息中心主办,受到国家部门领导的高度重视,央视曾对“创客中国”大赛进行深入报道,其官网域名cnmaker.top恰如其分的表达了“创客中国”大赛对创新永无止境的精神追求。 hitao.top——阿里和湖南卫视联手打造的跨境电商 阿里巴巴集团旗下淘宝网与湖南卫视旗下快乐淘宝共同打造的跨境进口电商平台嗨淘全球(hitao.top)于2015年9月6日正式上线,嗨淘全球(hitao.top)将打造一个高端、放心的电商平台,将无假货的承诺以域名的形式向用户展现。 目前,.top域名正在爱尔兰首都都柏林参加第54届ICANN大会,.top域名借此机会与众多互联网企业、政府机构以及社会团体进行交流,从含义以及终端应用的角度诠释.top域名,探讨新顶级域名的发展方向,为.top域名后期的推广奠定基础。 |
亚马逊说他的云服务打败了谷歌发布时间:2015-10-09 来源:收集于网络
市场分析公司Pacific Crest Securities曾经统计过,如果把亚马逊云服务(AWS)当做是一家独立的科技公司,那么它会是在收入达到10亿美元后收入增长历史第二快的企业级IT公司,仅次于Google。 但是,这个排名在今天已经发生了改变。在今年的AWS re:Invent大会上,亚马逊基础设施高级副总裁安迪·杰希就当着包括PingWest在内的众多媒体、以及接近1.9万名参会者的面,非常骄傲地宣布,如果把AWS独立出来看,它已经成为了这个超10亿美金企业级IT公司俱乐部中,增长最快的一个。 这个数据是怎么来的呢? 安迪·杰希说,AWS现在已经拥有超过100万家活跃客户,而且营收在持续增长。在第二季度亚马逊的财报里,AWS的收入为18亿美元,而净利润为3.91亿美元,按此Run-rate计算,AWS今年将成为一桩年营收预计可达73亿美元的生意,增长率高达增长81%,其中光是数据库业务预计就会达到10亿美金。 |
微信新版本取消云备份功能 腾讯意在降存储成本?发布时间:2015-10-09 来源:收集于网络
像往常一样,小丁打开微信,准备上传与朋友的聊天记录,她没想到的是,10月1日更新到最近版本的微信已经没有了这个聊天记录云备份的功能。 日前,腾讯方面对此回应称,为了提升用户体验,进行了备份方式的优化:聊天记录可通过手机传手机的方式直接迁移至另一台设备上。然而,在APP使用评价中,这一功能迭代却遭到不少微信用户的吐槽。 互联网时代,数据量正在爆发式增长,互联网企业亦在修建数据中心用以存储惊人的数据。据业内测算,数据量翻一倍,企业的存储成本将增加20%。 是否将来在微信这个产品上放弃云端解决方案,腾讯方面并没有直接回应。目前腾讯其他具有云备份功能的产品,依旧保留了上传备份的功能。 有业内人士介绍,腾讯此前推出了微云这类云存储服务。据其猜测,未来也许腾讯会把云存储包装成单独的产品出售,抢占海量数据存储的蛋糕。 取消云备份功能 "强烈建议恢复聊天记录备份功能!"自从10月1日微信更新的版本(6.3.1)之后,APPStore最新的几条评论里看到许多使用者这样呼吁。 曾经的7天数据保存功能没有了吗?记者打开微信发现在"聊天记录迁移"功能里,往常显示的"上传的聊天记录可保存7天"已被改为"传送聊天记录到附近设备"。 公众号"微信团队"回应称,"微信聊天记录备份功能已经下线",若需要备份,可选择聊天记录迁移。所谓的"迁移",记者体验发现,不再是上传聊天记录至云端,7天内可转移;而是直接将聊天记录通过WiFi传输到另一台手机中储存备份。 取消了云备份功能让不少用户感到不适。对此,腾讯方面回复称,从用户反馈中得知,备份很多时候受制于网络条件,为了提升体验,优化出将聊天记录直接传至新手机的功能。 事实上,从APPStore微信的版本记录中梳理可知,今年5月25日更新的版本就已经出现了"迁移"功能,此次新版本则是取消了云备份的功能。 不仅如此,从"微信团队"的回复中可以看到,以前可以保存至云端的通讯录助手功能同样已被下线。 不过,虽然微信取消了聊天记录和通讯录的云备份功能,腾讯其他有云备份功能的产品依旧保留了该功能,比如QQ的聊天记录漫游功能中,依旧能够免费漫游7天,若要漫游30天或者2年则需付费。微信的通讯录助手功能也是被迁到了QQ同步助手中来完成。 大数据产业联盟会长董力明介绍,腾讯还推出了微云的云存储服务产品,未来不排除把云存储打包成单独的产品出售获利。 BAT争相建数据中心 在微信上抛弃了云端解决方案?腾讯方面并没有对此正面回应。有业内人士分析称,这是腾讯控制数据量的手段,是在数据存储方面的未雨绸缪。 据德国华人新能源协会主席廖宇分析,以微信的用户总量5亿来计算,如果每个人上传1GB数量级的文件到服务器上,这个数据量很快就会逼近1000PB级,而这已经是一个标准的海量云数据中心的大小了。(注:1ZB=1024EB,1EB=1024PB,1PB=1024TB,1TB=1024GB) 据腾讯2015中期报告显示,截至今年6月30日,微信及Wechat的合并月活跃账户已经达到6亿之多。 据业内统计,目前数据每年以ZB的数量级增长。1ZB的数据有多大?以目前的蓝光电影为例,按常用格式存储,1小时大概有10GB的数据量,1ZB容量录制的视频长度可达1200万年。而全球最大的硬盘制造商希捷预计,到2020年,全球的数据会达到40ZB之多。 扩展存储量,就意味着公司需要在数据中心增加可用的资源容量,随之而来的,则是对数据中心的建设和运营提出更高要求,以及更大量的资金投入。 一位研究大数据的业内人士透露,数据中心除了建设初期的造价,更多的成本在于后期运行的电费。据业内测算,数据量翻1倍,整个成本会增加约20%。 "微信撤下云存储功能是为了从源头上抑制疯狂增长的数据狂魔",廖宇说,以科技巨头谷歌目前20EB的数据年耗电量20亿度来计算,微信有一天也必然会面临近1000亿度的总耗电量。据中电联统计,今年前7个月,我国全社会用电量累计才31668亿度。 拥有大量数据资源的互联网企业不得不建设更多的数据中心用以存储数据。今年6月,腾讯在重庆投资30亿元,建设云计算数据中心,成为继天津、上海、深圳三地之后布局的全国第四个大型云计算数据中心。 值得注意的是,在运行所需电费中,给存储硬件冷却降温的耗电量会占到一半之多,为了节省一大笔散热开支,不少科技巨头开始抢占气温低的好口岸。 据媒体报道,阿里巴巴在千岛湖建立数据中心,深层的湖水帮助服务器降温。Facebook在北极圈100公里之外建立了数据中心,50多年来,那里的气温高于30度的时间没有超过24小时。就在Facebook旁边,另外5家公司也将建起数据中心。 |
云计算专业受追捧,大佬纷纷进军云计算发布时间:2015-07-17 来源:收集于网络
近年来,新科技领域如云计算、物联网、大数据蓬勃发展,跑在时代前沿的高科技产业面临新一轮的人才需求,排在首位的当数云计算专业。 云计算 据资料记载,2012年至2015年的3年中,云计算的相关工作需求年增长率高达26%,企业对云计算人才可谓出现了“一家有百家求”的空前局面。众多IT巨头均将“云计算”列入其当下及未来的核心业务,如IBM蓝云、Google云智慧、Microsoft三屏一云、Oracle云办公、HP云打印、云服务、Amazon弹性计算云、中国移动“大云”、中国电信“e云”、中国联通“互联云”、联想“云存储、云终端”、华为“云帆”计划、中电云集、康展云计算…… 关于云计算专业的前景,那可真是一片光明!市场上云计算人才供不应求,因此其含金量不可小觑。电子科技大学成都学院是我国第一个建立云计算专业的高校,该校的第一批云计算专业的本科学生将于近期毕业,就业率达100%,甚至有的毕业生从刚进大学校门就被大企业高薪签走。在研究生教育领域,目前也已经有十余所高校开始招收主攻云计算和大数据方向的硕士和博士研究生。 移动互联网的规模是PC互联网规模的10倍以上,被称为“下一座金矿”,无论是用户数量、智能终端销量,还是由此产生的收入均处于快速发展阶段,中国移动互联网市场即将进入爆发期。因此,“移动云计算”专业又是新一轮增长点。 据工信部预计,移动云计算类人才缺口将达百万,而国内鲜有基于“移动云计算”的专业教育和培训机构,目前主流计算机相关专业毕业生无法直接开发基于移动终端的应用。鉴于此,北航移动云计算专业应运而生,成为全国首个“移动云计算”研究生项目。 面对云计算与移动互联网风起云涌的产业浪潮,我们可以预测,云计算发展前景一定一片光明,而与之对应的云计算人才注定也是前程似锦,正所谓“物以稀为贵”啊! |
京东今晚纳斯达克挂牌上市 抢在了阿里巴巴之前上市发布时间:2014-05-22 来源:收集于网络
文/搜狐IT 王聪佶 5月22日,京东今晚将在纳斯达克证券交易所挂牌,股票交易代码:“JD”。 搜狐IT记者已赴纽约,将在现场为大家带来报道,请大家关注。 从京东在2014年春节当晚提交招股书,到今日挂牌,期间还是发生了不少事情的,尤其几个细节还是特别值得注意的,这就跟大家说下: 1.京东融资19.39亿美元,估值到了246亿美元。 京东最新招股书显示,京东每股发行价介于16美元至18美元,共发行93685620股,算上承销商有权额外最多购买的14052840股份,京东此次IPO总计最高发行107738460股,最高融资19.39亿美元。 以京东总股本核算,京东对自身最高估值为246亿美元。从市值看,京东在中国互联网公司中排名第三,次于腾讯百度。 2.京东Q1营收226亿,因授予刘强东股份导致大亏38亿。 在5月19日,京东第一财季报表显示,京东单季度营收为226.57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65.1%;净亏损为37.95亿元人民币,相比去年同期的1300万元净利润,同比转亏;非GAAP亏损为8100万元人民币,去年同期调整后的净利润为8200万元人民币。 这个接近38亿元的亏损,其中有36.7亿美元是因为授予刘强东股份造成的。而在2013年的年报中,京东是稍微亏损的,全年营收693亿元人民币,亏了800万美元。 因此,基本可以认为京东目前是盈亏平衡的。 3.东哥牢牢控制着京东。 从董事会拿了36.7亿元的股权后,刘强东差不多持有京东两成股份。不过,京东是双层股权结构,东哥自己拿着所有B类股,而B类股投票权是A类股的20倍。同时东哥还从腾讯等拿走了所有的投票权,并且特别注明都是不可逆的。 最后算下来,刘强东在上市后拥有京东80%以上投票权,京东在控制权方面堪称一个人的帝国。 4.腾讯是京东IPO最大推手。 根据协议,腾讯旗下投资公司将在京东上市后,购进京东5%的股份,这基本保证了京东今晚会有个好开局。 而腾讯对京东的更大助力则在业务层面,有业内人士表示美国投资人最认可的是C2C概念,也就是腾讯打包送给京东的拍拍。这部分业务目前被称作微店,是腾讯去中心化电商的主要组成部分,腾讯向京东注入C2C概念也使其估值水涨船高。 另外,京东高级副总裁徐雷也在昨日宣布,京东在微信的一级入口(多方消息表明是与微信游戏并列)将在十日内上线测试。 5.京东抢在了阿里前面。 京东和阿里,虽然互相都没谈过对方今年的IPO案,但作为国内电商市场两个最大玩家,双方互相角力是不争事实。 根据国外媒体报道,绕道香港的阿里最早8月才上市,京东能领先阿里一个季度上市,无疑避免了阿里分流资金。 而相比微博,京东对阿里上市则是更好试金石,京东其实也将充当阿里上市探路者的角色。 ----文章来自搜狐 |